
朗读
为主动服务“五水共治”工程,婺城区审计局创新工作方式,一改过去“事后审计”模式为“事前介入、事中跟踪、事后审查”的模式,积极开展对区重点治水工程的跟踪审计工作,力求规范建设工程管理,促进治水资金花在刀刃上。
一是突出审计重点。针对治水工程任务重、涉及资金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坚持“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难点、轻重与缓急”结合考量的原则,与区水务局等责任单位早沟通早对接,按照全区“五水共治”项目计划及进度安排审计项目计划,将长湖河道生态清淤及淤泥干化处理工程、马海畈应急加固工程、马虹路堤应急加固工程等项目确定为第一批跟踪审计项目计划,涉及总投资资金1.03亿元。
二是整合审计资源。从公开招标采购的协审单位中优选出3家资质和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参与跟踪审计,并从中抽调6名具备水利和工程专业知识的业务骨干组成“五水共治”跟踪审计主力军,由审计局人员担任审计组组长,发挥国家审计主导作用,双方形成合力,共同强化对治水项目的监督。审计中以省、市相关的跟踪审计操作规定为准绳,建立全程跟踪台账,动态反映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和跟踪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三是深入工程现场。审计实施中要求审计人员坚持蹲点现场,对协审人员每月到现场次数、人数、工作任务、跟踪审计月度报告等都作了具体规定,要求紧抓合同履行、工程设计变更、基础工程量核定等关键环节,通过现场勘察、巡查、测量、试验等方法,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和取证,掌握工程的第一手资料。
四是提出合理建议。发现问题后及时报送局领导,经过核实和讨论后,提出可行性建议反映至建设单位,督促建设单位对审计发现的施工方案不合理、偷工减料、不按设计施工等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如在长湖清淤工程现场,审计人员发现在淤泥清运过程中由于卸淤泥不彻底造成清淤量重复计算,对此提出了优化装卸及计量方式的建议,从而有效节省了清淤费用。
(婺城区局 赵一帆)